我国如何定性正当防卫?
温州龙湾刑事律师
2025-04-06
根据我国法律规定,正当防卫是指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而采取必要措施抵抗不法侵害的行为。具体而言,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:第一,必须是在遭受不法侵害时才进行的防卫;第二,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的、即将发生或正在进行中的;第三,防卫手段必须与不法侵害的性质和程度相称,不能过度防卫。在我国刑法中,正当防卫被规定为一种排除犯罪构成的特殊情节,即使行为人实施了通常会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,只要符合上述条件,就可以免予刑事责任或者减轻处罚。同时,在民事法律关系中,如果在正当防卫过程中造成对方损害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》第134条规定,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;但如果防卫过当导致对方损失超过必要限度,则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。总之,正当防卫是一个既有法律效果,又涉及实际操作的复杂问题。在具体应用中,不仅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,还需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判断。法律依据: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:行为人在必要时为维护国家、社会或者集体的利益,或者为了自身的合法权益,不得已采取的紧急措施,不构成犯罪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4条:根据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公序良俗不得支付的,不付;超出必要限度的不付。
上一篇:咸阳交通事故如何进行起诉?
下一篇:暂无 了